PCR反應體系包括什么組份
PCR反(fan)應體系由(you)反應(ying)緩沖液(PCR Buffer)、脫氧核苷三磷酸底物(dNTP mix)、耐熱DNA聚合酶(Taq 酶)、寡聚核苷酸引物(Primer1,Primer2)、靶序列(DNA模板)五部分組成。各個組份對PCR結果至關重要。
1. 反(fan)應緩沖液:一般隨Taq DNA聚合酶試劑盒供應。
標準緩沖液含:50mM KCl,10mM Tris-HCl(pH8.3,室溫),1.5mM MgCl2。Mg2+的濃度對反應的特異性及產量有著顯著影響;濃度過高,使反應特異性降低;濃度過低,使產物減少。在各種單核苷酸濃度為200 μM時,Mg2+為1.5 mM較合適。若樣品中含EDTA或其它螯合物,可適當增加Mg2+的濃度,在高濃度DNA及dNTP條件下進行反應時,也必須相應調節Mg2+的濃度。據經驗,一般以1.5-2mM(終濃度)較好(僅供參考)。
2. dNTP :高濃度dNTP易產生錯誤摻入,過高則可能不擴增;但濃度過低,將降低反應產物的產量。PCR中常用終濃度為50-400 μM的dNTP。四種脫氧三磷酸核苷酸的濃度應相同,如果其中任何一種的濃度明顯不同于 其它幾種時(偏高或偏低),就會誘發聚合酶的錯誤摻入作用,降低合成速度,過早終止延伸反應。此外,dNTP能與Mg2+結合,使游離的Mg2+濃度降低。因此,dNTP的濃度直接影響到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Mg2+濃度。
3. Taq DNA聚(ju)合(he)酶:在100μL反應體系中,一般加入2-4U的酶量,足以達到每min延伸1000-4000個核苷酸的摻入速度。酶量過多將導致產生非特異性產物。但是,不同的公司或不同批次的產品常有很大的差異,由于酶的濃度對 PCR 反應影響極大,因此應當作預試驗或使用廠家推薦的濃度。當降低反應體積時(如20μL或 50 μL),一般酶的用量仍不小于2U,否則反應效率將降低。
4. 引物:引物是擴增PCR結果的關鍵,引物設計在PCR反應中極為重要。要保證PCR反應能準確、特異、有效地對模板DNA進行擴增,通常引物設計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:
(1)引物的長度以15-30 bp為宜,通常設計長度為17-25bp;GC含量在40-60%(最好在45-55%);兩條引物的Tm值應盡量接近,可以采用專用軟件來計算(Primer Premier 5);盡量避免A/G或T/C的連續排列,局部避免GC rich或AT rich(特別是3’端),堿基的分布應表現出是隨機的。
(2)互補性,引物內部或兩條引物之間避免3個堿基以上的互補序列,引物末端避免2base以上的互補序列。引物的3’端不應與引物內部有互補,避免引物內部形成二級結構,兩個引物在3’端不應出現同源性,以免形成引物二聚體。3’端末位堿基(最好是G或C,避免為T)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Taq酶的延伸效率。
(3)引物濃(nong)度(du)(du)不宜偏高,濃(nong)度(du)(du)過(guo)高有兩個弊端:一是容易形成引物二聚體(primer-dimer),二是當擴增微量靶序列并且起始材料又比較粗時,容易產生非特異性產物。一般說來,用低濃度引物不僅經濟,而且反應特異性也較好。一般用0.25-0.5pM/μL較好。
(4)引物一般用TE配制成較高濃度的母液(約100 μM),保存于-20 ℃。使用前取出其中一部分用ddH2O配制成10 μM或20 μM的工作液。
5.模板:PCR對模(mo)板的(de)要(yao)求不(bu)高(gao),單、雙鏈DNA均可(ke)作(zuo)為(wei)(wei)PCR模(mo)板。雖然 PCR 可(ke)以微量(liang)的(de)樣品(pin)(甚至是來自(zi)單一細胞(bao)的(de)DNA)作(zuo)為(wei)(wei)模(mo)板,但為(wei)(wei)了(le)保證反應(ying)的(de)特(te)異性,一般還宜用μg水平的(de)基(ji)因組(zu)DNA或(huo) 拷貝(bei)數較高(gao)的(de)待擴(kuo)增片段作(zuo)為(wei)(wei)起始(shi)模(mo)板。原材料(liao)可(ke)以是粗(cu)制品(pin),某些材料(liao)甚至僅需用溶劑一步提(ti)取之后即可(ke)用于擴(kuo)增,但混(hun)有任何蛋白酶、核(he)酸(suan)酶、Taq DNA 聚合(he)酶抑制劑以及能(neng)結(jie)合(he) DNA 的(de)蛋白,將(jiang)可(ke)能(neng)干擾PCR反應(ying)。
6. PCR循環加快(kuai),即(ji)相對減少變性(xing)、復(fu)性(xing)、延伸的時間,可增(zeng)加產物的特異性(xing)。
四、注意事項:
1.PCR應該(gai)在(zai)沒有DNA污(wu)染的干凈環境中進行,最好(hao)設立一(yi)個專用的PCR配制室、模板室、擴(kuo)增室,避免污(wu)染(16S)。
2.純(chun)化模板所選用的(de)方(fang)法(fa)對污染的(de)風險有極大(da)影響。一般而言(yan),只要能(neng)夠得(de)到可靠的(de)結果,純(chun)化的(de)方(fang)法(fa)越簡單越好(hao)。
3.所有試劑都(dou)應該沒有核酸和(he)核酸酶的污染,操作過程中均應戴手(shou)套。
4.PCR試劑(ji)配制應(ying)使用最高質量(liang)的新鮮雙(shuang)蒸水,采(cai)用0.22μm濾(lv)(lv)膜過濾(lv)(lv)除(chu)菌或高溫高壓(ya)滅(mie)菌。
5.試劑(ji)都(dou)應該(gai)以大體積配(pei)制,然后分裝成僅夠一次(ci)使用的量儲存,從(cong)而確(que)保實驗與(yu)實驗之間的連續性(xing)與(yu)平行性(xing)。
6.試劑(ji)或(huo)樣品準備過程中都要使用滅菌的tubes和tips,玻璃器皿應洗(xi)滌干凈并高(gao)壓滅菌。
7.PCR配制試劑應在冰上(shang)融(rong)化,并且要瞬離并充分混勻。